当前位置:首页  记者眼

岭南建筑背后的“最强大脑”

时间:2016-12-30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4142

分享到

广州中山图书馆,林克明1929年设计。当时林克明等建筑师以个人的自省自觉来探索中国古典建筑的现代转型,追寻现代主义的脚步,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对岭南现代主义的深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墙绿瓦,琉璃彩画,信步在华南理工大学古树参天的林荫小路上,一座座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这些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技术上是西化的钢筋、水泥和红砖,形式上尚在努力维系传统文化的自尊,曾被称为“中国固有式”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老图书馆奠基于同一时期,原本规划的也是重檐庑殿的形制,但其命运却被日寇入侵改变,解放后方才获得新生。这座历经新旧两个时代的建筑活泼、明快、经济、适用,切合岭南气候特点,曾作为“我国基本建设方面的一个伟大成就的缩影”,入选《建筑十年》画册。


20世纪50年代,龙庆忠教授指导学生学习斗拱构造。龙庆忠渊博的史学素养和他开设的科目至今仍对对构建岭南建筑史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影响。

  身处这所建筑,如果你闭上眼睛,就会惊讶地发现,它和校园内特意保存下来的岭南传统民居——黄氏民居在内涵上竟如此接近。一座座房屋被天井、庭院和青云巷编织成致密的聚落,酷热的阳光被遮蔽,凉爽的轻风穿堂而过。
  主持修复设计老图书馆的是夏昌世教授。他是一位德国留学归来的博士,但他不惟古、不惟洋,选择了技术和形式上的合理性以及空间中的园林精神,而非外观的相似来塑造新的地域建筑性格和空间气质,创造了夏氏遮阳等设计语言,奠定了岭南建筑的风骨,被吴良镛先生盛赞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大师”。


1951广州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全貌。华南土特产交流会展览馆设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次重要的集体性建筑实践,在岭南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老图书馆,夏昌世还设计了一系列建筑,如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及建筑群、华南工学院教学及办公楼群、肇庆鼎湖山教工休养所等,它们既有高度的技术理性和形式理性,又富有园林艺术意蕴。
  “建筑工程学为美术和科学之合体,两者不能偏废也。”这是从创立之日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就坚持的圭臬。坚持从功能出发,因地制宜开展设计,成为该校建筑学科的普遍共识。与夏昌世并称为华工“建筑三老”的陈伯齐曾在全民学苏的背景下,明确反对一度风靡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
  他于1960年在《光明日报》撰文称:“我国有悠久的文化,有优秀的建筑传统,但我们不能单从形式上去承继传统。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与工作方法,我国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这些与外国都有显著的不同,也有我们的地方材料和对材料结构与细部的传统处理手法,对造型与色调等美的鉴赏,也有我们自己的爱好。适合于西方使用的东西,不一定我们也适用,从外国硬搬进来是行不通的。”
  陈伯齐长期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他通过改革教学制度、学科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式,把自己的理念融于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教育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岭南建筑人才。


何镜堂院士介绍世博会中国馆中国红(张胜波摄)

  时光荏苒,2010年,当人们走进上海世博园,一定都要去中国馆看看。这座红色的建筑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东方之冠。同时,建筑的挑出层也遮住了阳光,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它的总设计师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何镜堂院士。他在华南理工大学接受了系统的建筑教育,也是夏昌世唯一毕业的研究生。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何镜堂提出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即“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把岭南建筑设计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以何镜堂为代表的华南理工建筑人还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广州亚运会场馆等。这些建筑无一不展现了他们的建筑设计思想和爱国情怀,鼓舞了国民的精神,其影响已经超越建筑本身。正如首任系主任林克明先生所言:“建筑事业是文明社会的冠冕,其效用不仅为繁荣都市表面上的壮观,而足以为一国的国民精神上一种有力表现。”

 吴硕贤院士在声学实验室指导学生,右为广州大剧院声学缩尺模型

  精品建筑离不开尖端的建筑技术。作为中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首位也是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投身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30余年,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是我国这一研究领域内的开拓性工作。他首次阐明的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了国际上20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

  如今,更多的、年轻一代的华南理工建筑人已经跃跃欲试,在设计的舞台上挥洒风采。
  “荔湾渔唱”源自明代,是羊城八景之一,但这里曾经一度污水横流、水道湮没,成为通衢大道。华南理工大学发挥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方面的学科特色,在合作完成的荔枝湾涌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中,通过揭盖复涌、沿线建筑遗产保护和公共空间的创造,重现了“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画面,让荔枝湾涌再度成为广受市民欢迎的文化景观。而完成这些的,仅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岭南建筑从颇具中原特色到兼具中西方建筑风格,它在历史中经历了数次变化,最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如今,钢筋水泥的“石屎森林”让城市变得千城一面,时代呼唤岭南建筑重新焕发时代风貌。

荔枝湾涌改造后

  “把广州西塔顺时针扭转75度,以获得更多的景观面积和向阳面积。”倪阳力推西塔“转身”,竭力说服外方设计单位完善设计方案。作为曾经师从何镜堂、莫伯治、佘畯南三位院士的新一代勘察设计大师,他同东塔、利通广场等广州地标式超高层建筑都有着不解之缘。“建筑不是一味比高,做出特色才是广州真正的优势。”在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华南理工大学师生针对国情需求,开展本土化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力图设计出更有时代感、创新力的城市名片。

青年一代华工建筑人的优秀作品屡获好评

  “每个街区网格的面积可能是国内最小。”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是“十三五”期间广州创新驱动的新亮点,负责编制和管控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孙一民表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城市设计采用的是“紧凑的、精明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这也成为了以“小街区密路网”为目标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转型背景下的标杆性示范案例。

  近些年,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形式,针对CBD中心区、产业新城、大学校园等不同类型项目开展本土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主持设计了200多个遍布大江南北的校园规划,近5年来共承接了300余项社会实践项目,其中约5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规划设计奖励。

  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学科,不仅形成了务实创新的优良学科传统,而且立足岭南、面向国际,产出了一大批建筑设计精品,培养了几代中国建筑大师,包括4位院士和10位勘察设计大师,并拥有全国建筑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真正成为岭南建筑背后的“最强大脑”。

 

《记者眼》第78期团队
  文 字:周 玉 祝和平
  图 片:周 玉 祝和平 部分由被访者提供
  协助单位:建筑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编 审: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

  华工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工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工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87110205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