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视点

土木全英班 打造国际范的卓越工程师

时间:2017-09-29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7152

分享到

  2017年仲夏,又一批华南理工大学学子走出校门,开启他们新的人生之旅。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全英班本科毕业生林昭王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飞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硕士学位,同班的罗晗同学则获得香港政府奖学金,在香港科技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林昭王告诉记者,全英班前两届师兄师姐中,有19人被世界一流高校如美国西北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录取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2013级同学暑期美国UIUC实践学习

  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的学生为何接到如此众多来自国外的橄榄枝?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土木与交通学院前院长苏成的话道出了其中缘由:“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全英教学结合起来,是我们的一大特色。正是基于这样的培养特色,让我们有了更多意外的收获。”


全英教学:中国本土的国际课堂

  教育部自2011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理念,让国际化教学始终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应有之义。随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工程技术人才产生了更迫切的需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华南理工人从来不缺少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基因。在土木工程专业,对国际化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尝试。

外籍教师与学生讲台上讨论交流

  开展全英教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和支持条件。由于土木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全英的语境对学生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院原有的师资基础,成为全英教学的星星之火。很多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成为第一批走上全英讲台的领头羊。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季静,就是全英课堂的主力之一。季静早年受国家资助去澳大利亚深造,在那时打下较好的专业英语基础。她说道:“为了讲好全英课,对国外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思考必不可少,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受益匪浅。”

韦仕敦大学学生与全英班学生交流

  同时,学院有计划、针对性地选派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出国培训,逐步培养出了一批全英课堂的骨干力量。陈庆军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澳大利亚和荷兰访问学习:“国外的语言学习环境与国内大不相同,这使得我的英文水平和英文授课技巧都快速提升,现在的我可以从容地站在全英课堂上了。”对于通过其它渠道出国进修的教师,学院也支持他们在完成科研任务之余,抓住一切机会旁听课程、搜集资料,为回国后承担全英教学做准备。

中外学生一起学习交流

  七年的全心打造,卓越全英班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已实现全英教学。“课程组”的教学模式让全英教学更是走出了一条新路——每门课程均由两到三名本专业教师和一名海外聘请教师合作组成课程组,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实现了中外知识结构和思维的取长补短和全新融合。

  全英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授课技巧的进步,同时也营造出了国际化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带来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2013级罗晗同学谈到学习感受时说道:“我们从大一开始就是全英授课,久而久之让我有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思维方式。我必须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

  全英的教材,全英的交流,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加入到这个集体中。他们与中国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共同进步,国际化的课堂氛围悄然化于无形,国际的味道越来越纯正。


境外实践:课堂之外的别样天地

  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核心理念和要求。中国拥有工程教育的最大供给体系,据统计,中国工科学生占全球38%,国内工科学生占在校生32%,而与此相对应的卓越工程师数量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这样的差距促使我们要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上有一些新的突破”,苏成如是说。

2011级同学暑期香港工程实践

  走出课堂,境外实践,成为全英班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突破口之一。与境外高校和奥雅纳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大胆尝试开辟境外实习基地。低年级学生境内外社会实践与工程体验,高年级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都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同时,聘请境外一线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这让国际化的工程实践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2013级黄建良谈到美国实习的收获时说道:“感受到了美国大学课堂对知识的推导过程十分重视,见识了全美高校最大结构实验室的先进加载设备和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不仅大开眼界,更是茅塞顿开,让我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有了全新的理念和指引。”

2013级同学暑期澳门专业实践

  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出境实践学习的机会,是卓越全英班的一大特色。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已先后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国际名校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联合设计、暑期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合作项目。其中,平均每年有10名左右的学生以国际交换生身份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通过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种实践,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

  2017年3月境外传喜讯,伦敦城市设计大赛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会上,华南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交换生刘子彦、谢子鸿和杨凯越三名同学设计的钢结构人行桥项目,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表现优异,其中刘子彦小组在14支队伍近80人中更是名列前茅。

学校三位交换生:谢子鸿、刘子彦、杨凯越

  韦仕敦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Ashraf EI Damatty教授说:“与这三个中国学生交流自然顺畅,不存在隔阂感,因为他们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都很棒。他们在所有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中的出色表现,使我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境外实践不是到境外走一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目的,在科研创新实践中屡屡取得的成绩是卓越全英班教学成果的最好明证。以2015和2016两届为例,学生在读期间参与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中央高校本科生科研自主选题项目22项。在各类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2项、金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8项,省级奖4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收录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

交流融合:教学科研的全面提升

  卓越全英班的每一分田地都得到了悉心的耕耘,国内外、校内外、教师间、学生间……多维度的交流融合,又碰撞出很多惊喜的火花,让教学科研全方位开花结果。

  在对教学改革的摸索上,不断引入国外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官忠伟教授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聘教授,他每年来学校两次,不断为中青年教师传授国外实践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分享如何与工程界保持紧密联系的宝贵经验,极大地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与奥雅纳校外导师讨论

  教学上的国际交流,也带动了科研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通过学生交流项目,学院不仅每年邀请多位境外高校名师来学院访问及学术交流,还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建立起了与境外高校的深层次科研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慢慢培育而出。其中包括: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防军事学院合作的ECC材料动力及抗疲劳性能研究,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的自愈混凝土研究以及新型港口研究,与美国德州A&M大学合作的纳观梁的非局部理论及其模型研究等。

  从2010年第一届招生至今,卓越全英班改革已历时七年,收获满满。站在新的起点看来处,六年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启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之路,而今伴随着“一带一路”的铿锵步伐和“新工科”的开春之雷,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持续提速。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全英班已经抢得先机,登上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与创新的高速列车,我们期待他们未来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新视点》第35期

文 字:王云昀

图 片:土木与交通学院提供

编 审:张征 李伟群 

总策划:张锅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