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中国社会科学报:乡村旅游助力国际湾区建设

时间:2022-10-09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1027

分享到


广州从化溪头村是大湾区乡村旅游的典范。图为市民到该村露营。 李永杰/摄


  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28日讯(作者吴志才、李涛,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建设与国际一流宜游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是粤港澳大湾区提振发展活力、打造优质生活圈的有力支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手深化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是助力国际一流宜游湾区建设的重要路径。

结合新需求做强产业支撑

  建设国际一流宜游湾区,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城市群优势,加快乡村传统产业优势转化,重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释放国内市场有效需求,进一步促进大湾区乡村休闲产业与空间秩序重构,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依托岭南水乡生态、特色农业基础,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粤”字号农产品,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引导农业现代化产业链和消费体验链同步发展,推动农产品变健康食品、农业园区变景区、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在农地统筹、产业扶持、行业规范等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引导都市休闲产业、夜间经济集聚,擦亮岭南水乡名片。

  推动休闲渔业转型。在发展特色海洋渔业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规范发展休闲渔业项目,兼顾解决海岛转业渔民就业问题,同时以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动“休闲渔业+文化+科技+健康”融合发展,合作打造大湾区海洋休闲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与新媒体、教育等跨界合作,与现代设计、现代生活相融合,满足大湾区市场需求。例如,推动粤菜传统工艺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融“粤菜传统工艺+中央厨房+电子商务+展览服务+消费体验+工业旅游”于一体的新模式。

汇聚新乡贤激发人才活力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地优势,坚持育出来、引进来、留下来相结合,汇聚好新乡贤力量,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公益事业及治理体系建设。

  积极引导“新乡贤”回归。挖掘乡贤文化资源,营造见贤思齐、学习新乡贤的氛围,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着力打造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引导企业家、文化能人、技能人才等以及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回归,推荐和吸收更多乡贤加入当地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为乡村发展及文旅开发注入新想法、新活力。

  培养一批“乡村工匠”。聚焦非遗传承、传统工艺、美食烹饪、农技推广及农产品经营等实用人才,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探索以实践、实操能力考核为重点的乡村工匠职称评价,培养一批活跃在乡村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

  多渠道搭建创业兴村平台。在系统性构建新乡贤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激励新乡贤直接参与文旅项目投资开发以及招商引资,鼓励以公益方式参与文旅创业孵化、数字文旅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支持开展乡村纠纷调解以及为乡村文旅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文旅产业与公益事业发展、治理体系建设。

丰富文化体验

  挖掘、活化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产品与服务优化提升、融合发展,点线面联动,开展生活方式类产品开发,重塑新时代乡村精神,加强人文湾区的乡村表达。

  加快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向公园化、产品化、产业化转变,支持利用“科技+互动”“情景重现”等方式推出一批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遗址公园项目,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功能叠加,推广“乡村+节庆”“乡村+非遗”“乡村+演艺”等发展模式,以乡村民宿为载体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优化“一道一径”文化平台建设。推进南粤古驿道、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一道一径”文化平台建设,加强与文创园区、主题公园、古城古镇以及碧(绿)道等衔接,加强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打造“一道一径”产业裂变与创新平台,推动文商旅业态融合与升级,带动区域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及城乡融合发展,建成富有“中国特色、湾区内涵”的廊道型目的地,实现“来而能游、游而能乐、乐而能返”。

  探索环珠江口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结合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挖掘环珠江口区域古代海丝发祥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历史,推动环珠江口乡村参与谋划、建设以记录新时代民族复兴为主题的环珠江口国家文化公园,争取重大项目落地,以国家文化IP带动环珠江口乡村旅游,满足主客文化体验、休闲游憩需求。

优化宜游环境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南海、中江、北山”生态家底,做好“两山”理论转化,扎实走好乡村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之路,探索人类以认识自然、享受绿色生活、发展生态产业为导向的发展路径。

  一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滨海、沿江、环山区域自然保护地建设,鼓励扶持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场馆、零碳创意馆,把自然教育内容纳入粤港澳青少年研学课程,开发系统化自然教育与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自然生态资源价值认知,逐步引导人们改变与自然相处的关系与模式。二要优化乡村宜游环境。将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工作与提升乡村休闲生活环境、文旅惠民富民等行动,进行全盘考虑,整体推进。进一步推进碧道和绿道建设,完善自驾游自助游等服务设施,加快补齐乡村建设与运营短板,夯实城乡融合、全域休闲基础。三要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推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构建生态体验导向型的乡村康养、户外体验等开发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化发展空间,同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推广应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以及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休闲旅游生活方式。

运用新思维提升治理水平

  精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乡村发展难题,树立好项目化思维、运营思维、数字化思维,找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切实加强和提升乡村旅游治理水平。

  聚焦补短板,健全项目治理机制。坚持资金、土地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支持各地精准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集聚区等领域,及时谋划一批政府投资、收益明显、近期及时开工的补短板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杜绝“大水漫灌”,加强项目包装融资与全球推介,落实好项目建设,使其成为乡村旅游振兴的重要支撑、增强发展后劲的“聚合器”。

  构建乡村建设与运营长效机制。坚持乡村建设和运营并重,加强运营前置思维和前置规划,支持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较高的乡村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模式。在推进乡村宜居宜文宜游环境建设过程中,引导乡村旅游运营团队介入,提高识别市场、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构建政府、运营商、村集体、农民四者合作利益链,解决乡村建设中“重建轻管”“只建不管”“建而不用”等问题。

  创新数字乡村文旅治理体系。结合数字乡村战略构建城乡一体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采取“政府负责、企业协同、村民参与”方式,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数字资源库群与数字文旅平台建设,支持以IP构建为核心,发展元宇宙、数字藏品、沉浸式体验等服务与产品,培养农民数字素养,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