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大公报:专家与你面对面/数字化 文艺兴 弘扬中华文化

时间:2023-03-23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188

分享到

  大公报3月18日讯(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黄宝仪)港人关小姐是一名资深的艺术爱好者,复常通关后,她又开始了跨城看演出。“十年前,来广东看演出很麻烦,首先要托内地亲友帮忙现场买票,然后演出前还要专门交接,拿到票后才能坐上观众席。”关小姐表示,如今再也不需这种繁琐步骤,手机购买、现场“刷码”取票即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同时还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以后港人北上欣赏文化艺术演出选择更多,亦更便利。许多专家都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可让数字经济、文化产业迎来增长,有望助力今年5%GDP增速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随着内地数字经济的发展,凡事皆可“数字化”,文化艺术、旅游出行、“一网通办”数字政府、衣食住行均可透过数字化便捷实现。“舞台艺术的整体创作、运行成本很高,因此一张演出票定价大多要数百元人民币,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市民的消费。”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在演出行业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也为舞台艺术走向大众化提供了便利。

壮大受众 赋能文化传播

  梁丽珍说,数字技术的加持,让一个剧目从项目策划、演员面试、幕后制作、排练碰撞到演出直播全线上进行变得可能。另一方面,在观赏方式上,付费线上观演、AI多媒体作品、4K VR摄像机实时直播……如今表演艺术可以同时在线上和线下观演,不再受到位置限制。她所在的广州大剧院已经将戏剧表演地点从剧场拓展至千万流量级别的网络媒体平台,让原本只有数百人观看的单场演出增长到数十万甚至过亿人群体。“国家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带动数字化表演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受众群体日益壮大,最终整个演艺行业也能从中受益。”

  “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以各种形式‘出圈’,彰显了创新创意在让文物潮起来、靓起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故宫拥有180余万件的文物,现在已经对近80万件文物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并且每年以采集6万件至8万件的速度持续向前推进。他表示,文物的数字化转化将是故宫发力的方向。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赋能中华文明传播。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提出,将文化产业数字化,既要做到“回头看”,从中国传统的绘画、音乐、曲艺、民族舞蹈等各门类艺术中汲取营养,还要“向前看”,加大新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数字引擎 提升产业优势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数字经济和文化旅游恢复了,才能刺激经济恢复,帮助我们实现今年经济稳健增长的预期目标。他认为,借助数字化技术,今年影视、旅游、文创、娱乐、游戏等行业料将迎来复苏。目前来看,游戏产业恢复得最快,娱乐场所的活动恢复最普遍。

  数字化除了对文化产业繁荣带来新的机遇外,也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体验的提升。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主任张振刚表示,数字经济包括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等等,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商家,今后都将融入并且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零售业、制造业、餐饮业、产业服务业,都可以通过“上云上平台”进一步提升效能。

  “从数字政府到智慧城市,从高铁开行到企业节能减排,再到老百姓日常网购、打车,都离不开服务器的昼夜运转。”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新勇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他认为,数字经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刘新勇看来,目前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数字经济市场格局还比较分散,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我国仍需持续优化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引擎’,构筑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优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