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5年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中国分会场”广州会场活动举行。会上,共有约30位在科研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女化学工作者汇聚一堂,她们分别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大学等10所湾区高校,围绕“学科交叉研究与创新”“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女性的科技贡献和力量”等主题交流思想,分享心得,共同探讨女性在化学科技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广州会场活动
在特邀嘉宾主旨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介绍了从分子论到聚集体科学的范式转移,阐释了两种研究范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於光深入分析了女化学工作者面临的现状和挑战,并呼吁为女性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IUPAC执行委员兼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帅志刚教授介绍了IUPAC在国际化学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历年获得IUPAC奖项的中国女性化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科学进展。
唐本忠院士、马於光院士、帅志刚教授作主旨演讲
据介绍,“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以下简称“早餐会”)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组织的一项面向化学领域女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活动,由IUPAC全球的成员单位分别组织,并通过跨国连线、主题分享等活动,共同探讨女性在化学科技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促进全球范围内女化学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信心。
早餐会于2011年发起,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从2019年开始加入组织中国分会场活动。今年,以“加速推动科学领域的公平性”为主题,全球共有约400场早餐会在世界不同城市同时举行,参加人数达约三万人。中国分会场在北京、长春、兰州、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武汉、杭州、广州、香港等11个城市同时召开,共有包括18位两院院士在内的260余位化学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