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澳门日报:歌剧《刑场上的婚礼》穗大剧院首演

时间:2023-03-01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11

分享到

澳门日报3月1日讯 由广州大剧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昨晚在广州大剧院首演。该剧以广州起义95周年为契机启动创作,并作为广州市委宣传部牵头主办的“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之一,致敬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周文雍、陈铁军。

在这个象征着英雄的木棉花盛开的春天,广州大剧院联合华南理工大学从艺术性、实验性角度创新,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文艺精品力作——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以歌剧体裁探索红色歌剧在表达上的突破与创新。该剧选取了广州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历史人物周文雍、陈铁军,在耳熟能详的故事背景和红色浪漫的基调下,多管齐下,革故鼎新,歌剧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岭南”印象,以“洋为中用”的总体创作思路,区别于电影、粤剧、舞剧等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

音乐是这部歌剧创作的核心,也是最大亮点。该剧在音乐方面的突破、创新与探索,充分体现了“洋为中用”的总体创作思路,将红色革命故事用歌剧这门综合性艺术体裁进行了创新的表达。

全剧原创音乐由该剧艺术总监、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军率领作曲教授张晓峰,副教授刘丁、马波,以及优秀青年教师莫婕,五位作曲老师合作完成。

剧中周文雍的扮演者是由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铜奖获得者吴哲铭担纲,他的音色醇厚深沉,富有戏剧张力。而具有丰富大型音乐作品创作经验的词作家、编剧、国家一级作家赖房千和词作家、音乐评论家朱明担当了此部作品的编剧,不仅将戏剧主题通过唱词高度融合,在富有特色的旋律作用下将这个经典红色故事细腻刻画。

导演王钧介绍,该剧区别于传统红色歌剧的舞台风格,舍弃繁重的舞台装置,利用光影效果以及舞台的高、宽和纵深进行多维度、多空间的调度,将戏剧张力极致化表达。舞台装置精简化,使得戏剧角色更加突出,呈现了一个充满符号、可自由转化的戏剧空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