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生机盎然。3月上旬,备受瞩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华南理工大学统一战线广大成员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广播等多种方式收看收听全会报道,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节点上,大家对全国两会的召开反响热烈,尤其是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结合学习两会和自身工作实际,为学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工总支主委,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车文荃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工作,自己特别关注科技、教育、社会法制等方面的问题,建言献策。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就,在民生保障、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自主可控之路依然漫长。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教育还是科研,都要回归本心,求真务实。作为一名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将致力于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同时潜心科研,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知联会副会长、华工知联会会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飞说道,两会报告中关于“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相关内容,更加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方面的作用,这让他感触至深。作为一名基础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更新创新科研理念与模式,形成源头创新成果。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教师与科技工作者,更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委员、华工总支副主委,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牛保庄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梳理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与挑战,指明了关键共识和未来的着力方向,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促发展、干经济的今天,尤其有重大的引领意义。作为研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及绿色供应链金融的高校学者,特别对绿色金融如何切入产业链供应链密切关注。两会报告和新出台的方针政策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恰好提供了通过碳核算、碳追踪等高技术手段在碳普惠金融工具支持下推动中小微企业参与制造业升级的重大契机。接下来,将坚定不移地遵从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就制造业绿色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机遇与潜在风险防范展开充分调研,为国高质量参政议政,提供华工智慧,展示学者担当。
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常委、华工委员会主委俞祝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里,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部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的突破。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里提出的“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数据局”,让人看到了国家正在擘画的自主创新、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自己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敢于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来自高校经济研究领域的省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加强调查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广东省政协委员,民建华工支部副主委,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贺建风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委员、华工基层委副主委徐昕荣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以及一名医疗器械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更新创新科研理念与模式,努力在医疗器械、智能医疗、智慧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开展科学发现与技术研究工作,形成监管科学的源头创新成果,开发新工具新方法;进一步培养、挖掘优秀人才,建设新工科发展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常委,华工总支主委王永华说道,通过关注两会,深感国家在经济、科技、民生及环境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来之不易,内心无比激动。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在2023年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名农工党成员,未来一年,将继续立足岗位,发挥专业特长,助推华南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添砖加瓦。
番禺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常委、华工基层委主委,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李平表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强化科技支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然会面对越来越强的外部掣肘、“卡脖子”现象。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业的科技创新支撑,将是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自己将传承和发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主题,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天河区人大常务委员,九三学社华工基层委副主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慧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发展方面,针对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生物医疗、建筑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我国材料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特别是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端开发的不匹配,造成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业界的脱节。把创新性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融合,是推进我国新材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工侨联主席温焕尧表示,两会中提到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作为基础研究工作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今后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在基础研究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方面有所贡献。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工港澳联会长蔡毅表示,过去五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令人振奋。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贡献华工力量。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工侨联副主席吴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彰显为民情怀,饱含民生期许,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将进一步完善老年工作机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长期研究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关注老年心理健康的科研人员,将继续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为己任,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