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记者眼

【华园记者眼】阳光在我心里 青春在我手中

时间:2013-11-22供稿单位:人员机构浏览量:1329

分享到


  【编者按】在华园,有这样一群学子,图书馆、饭堂、办公室、实验室、绿化带……处处可见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服务校园,依靠双手打造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自信又自豪的勤工助学学子。在华南理工大学,有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每年学生上岗服务超过5000人次,每年发放岗位酬劳600余万元;研究生勤工助学固定岗位400余个,学生参与工作近1500人次,每年酬劳达到350万元。这些岗位涉及实验室、图书馆管理员,办公室助理,饭堂保洁员等管理技术型、服务技术型工作。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们不仅在经济上获得了一定支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知识、技能、友情,收获了成长的力量。

 

小伙伴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收餐具、抹桌子、洗碗洗盘子……这是谢什韬每天在饭堂不断重复的工作,当被问及这样的工作会不会觉得累、影响学习时,小谢说道,“反正我中午不睡觉,不会影响。饭堂的工作要求做得快,但是慢慢适应了也就好了。”这位不善言辞的小伙说起话来丝毫不拐弯抹角,“这里有钱赚,还吃的好。”饭堂的工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谢什韬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工作中自己学会了坚持,“我已经不向家里要钱了,现在又涨了工资,养活自己完全没有问题。”说到这里,这位自力更生的小伙脸上写满了自豪。

 

“我洗的盘子,您放心用!”

 

  朱燕群和谢什韬一样,也是一名饭堂工作的学生,但他已经是一个十八人小组的组长。从大一开始小朱就开始接触这份工作,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原本以为只要专心学习搞技术就行了”,但是工作中接触的人多了让他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工作中建立起来的责任心让他得到了大家的信赖,除了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小朱还负责协调安排大家的工作、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我现在觉得去上班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和工作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很开心。”  

 

面对每位有疑惑的同学,舒瑶的嘴角总是挂着微笑。    看到网站上自己翻译的文章,嘉欣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的工作就是坐办公室,为勤工助学的同学们服务。”长发飘飘的詹舒瑶脸上总是挂着温柔的微笑,她向记者打趣她的工作和想象中勤工助学不一样,“既不需要体力,也不会风吹日晒。”其实,作为大学城校区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助理的詹舒瑶,要协助老师服务、管理近千名勤工助学的学生,每年入学第一个月要及时安排200至400名新生上岗,每个月发放岗位酬劳25万余元,还有岗位安排、日程调整、内部活动等等工作。这样的工作量并不小,但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小詹一干就是3年。

  外国语学院的车嘉欣利用专业上的优势兼职负责学校英文网站的翻译工作。“看到自己署名编辑过的文章,让我觉得很有价值”,对于已经是研究生的她来讲,更看重的是这个工作能给她带来的平台。“这份工作不仅仅对我的翻译速度、质量起到了督促,关键是这个过程中我的学习能力更强了,遇到什么难题我都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它。”谈到工作,嘉欣文静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要校园变得漂亮,树木需要修枝剪丫
忍住蚊虫叮咬,不畏手磨出了水泡,护树浇花是我们的工作

 

  李乾龙和杨威是一起在园林科工作的小伙伴。这可不是一份纯粹的体力活,砍树、栽树、拔草、浇水里面都有不少的学问。“你看西湖边上那一排涂了防蛀石灰的树没有?那可是我们的功劳。”杨威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是欣慰,“师傅们都很好,给我们安排的都是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危险的、特别累的,他们都自己做。”有一次师傅带着他们去除草,结果意外发现了马蜂窝,师傅为了保护他们,自己被叮了很多包,让小杨很是感动。
  来自四川的李乾龙干活很勤快,暑假里也没休息,又坚持工作了二十多天,“锻炼身体呗!”小李憨厚地笑了。来自农村的他,在家也是“负责”种树:“家里自己吃的果树都是我来种的呢!”他自豪地介绍说:“虽然学校的树有些比较名贵,但是修护、养殖等方面的道理还是相通的,回家后对照顾自家的果树更加在行了。”

 

 

 

收书、整理、分类、摆放,每一项都认真对待

 

  来自电信学院的施仁立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被分配去图书馆工作,随着和老师、同学们们的相处,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和图书馆的老师,以及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工作,让施仁立的交际圈和视野都扩展了不少。今年已经大四的施仁立曾经在保研和工作两者间举棋不定,经常和他聊天谈心的图书馆丁老师注意到了他的犹豫,他给小施分析了两个选择的利和弊,并通过他身边的例子分析两个选择的发展方向,他希望小施能够考虑更全面,最终小施选择保研至东南大学。

  无论在阅览室前台值班还是在书库整理书籍,罗丹都把它当做一种活动参加,而且这样的活动充满各种学习的机会。“比如坐在前台,我就会积极和老师交流,扩展一下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在书库上班的时候,有空就坐下来看看书,今天看一个,明天看一个,知识就慢慢攒下来了。”平常不是上课就是上网的罗丹,渐渐养成了静下心读书的习惯,如今已经拿到满意的offer的罗丹感慨:“在图书馆工作两年的经历帮助我成长了许多。” 

 

 

 

研究生助教带着小师弟小师妹一起做实验

  

  每个周五下午,设计学院的翁颖欣都会赶到大学城的教学楼去给大一新生上工程制图习题课,她不是老师,而是一名研究生助教。“最初只是因为纯粹的喜欢”,小翁谦虚地说,“师弟师妹们的思维很活跃,我觉得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做习题答疑、批改作业,小翁逐渐喜欢上了这种课堂上交流的氛围,“我觉得有一种使命在里面,毕业以后能做一名真正的老师挺好的。”

 

 

  到今天,华南理工的勤工助学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期间,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走进勤工助学,通过那些朴实无华的劳动,他们感受到母校及社会的关爱,体会到独立生活的不易与成功后的喜悦,他们将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大学时代的这段往事,因为那些日子里,阳光在他们的心里,青春在他们的手中!【第18期】(图/ 臧江江 学生记者团 许天伦 郑明晗 吴雪影 肖倩 吴俊保 文/周玉 许颖 学生记者团 王敏轩 汪佩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