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华南理工大学主题教育读书班紧扣目标任务,突出主题主线,连续举办4场高水平辅导报告,先后邀请郭丽云、郑永年、卢晓中、张海波等专家做客“华园讲坛”,为在校党员、干部、师生导学讲学。
郭丽兰教授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报告
4月19日下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郭丽兰教授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从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背景出发,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主要内容、根本原则、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几个方面作了解读。报告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对学校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报告会强调,要继续强化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要锚定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汇聚磅礴力量。
郑永年教授作“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告
4月28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郑永年教授聚焦“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入题,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标识的原创性重大命题。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和内涵。报告结束后,郑永年就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模式、当前形势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话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报告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要继续学习好掌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卢晓中教授作“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基本路向”专题报告
5月12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基本路向”为题,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和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特征切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湾区”性质、定位、建设目标等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从整体性、多样性、管理一体化等层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基本路向。报告内容系统深入,针对性强,有助于全校进一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报告会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学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学前沿,对标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华工方案和华工力量。
张海波教授作“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应急管理现代化”专题报告
5月19日下午,南京大学张海波教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应急管理现代化”为题,导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应急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从理念现代化、体系现代化、能力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方面,阐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的应急管理现代化。报告融入很多鲜活案例,全面生动,帮助全校师生在面对各类安全风险时,更有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的智慧和底气。
报告会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新形势下,在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面前,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各学院(系)师生代表参加了主题教育读书班辅导报告。连日来,各二级党委以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地研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学校走深走实。(图/赵春旭 鲍恩 富嘉俊 文/张薇 梁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