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的贺信精神,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州实践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于7月24日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国正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徐国正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向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状况,并强调学术界、理论界应当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探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式方法与实践路径,以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要求。
中山大学李萍教授作了题为“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的主旨报告,结合主题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基础。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内在机制、实践基础、现实需要、社会条件等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大生成基础、五大特质与四大价值。
与会专家围绕不同主题发言,大家认为,“第二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从契合走向结合再到融合。此次学术研讨会精准捕捉和跟进当前的理论热点,通过专家对“两个结合”和中华文明的深入研讨,加强了思想碰撞,实现了相互借鉴与学习。(图文/通讯员 周鑫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冀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