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11月9日讯(记者 邹甜)近日,“小鹏AI科技日”和小鹏P7+上市发布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举办。作为华南理工大学1995级校友,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重返母校,重申“科技改变世界”初心。他说道:“感谢我的大学时代,它让我内心开始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
1995年,何小鹏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这里,他和同学们从人生第一行代码起步,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据介绍,大学期间,何小鹏干了一件特别有“工程师范”的事情。华南理工大学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6家发起高校之一,是该网络的华南地区节点。1997年暑假,何小鹏和几个同学一起,把他们居住的西18宿舍楼全部连接上了教育网。学校网络中心的老师跟他说:“你们宿舍楼可能是中国大学里第一批整栋楼都通网的。”
20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情,何小鹏仍然骄傲不已:“学校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对网络、对科技、对明天的追求,能够让我们这一批学生最早从计算机时代进入到网络时代。所以,来到一所好的大学,有一批好的老师,真的可以帮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华南理工大学让我们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我们。”
带着“科技可以改变世界”的梦想,何小鹏在毕业后进入互联网行业,并在之后走上了创业之路。2014年,他开启二次创业,带领小鹏汽车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设汽车专业,深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和汽车科学技术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更是开展了汽车电动技术的研发和教学,出版了自编教材《电动汽车学》,可以说很早就在珠三角地区带动形成了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和推广的生态。进入新世纪,华南理工大学在汽车领域把握优势乘势而上,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和机构先后建立,为华南理工大学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
何小鹏认为,华工的很多校友挑选了需要长时间有韧劲的赛道来创新,因而更具爆发力:“华工人考虑的是如何用技术改变世界。很多学科,越底层越基础越会有更大的想象力,无论是电池、电机,华工人在这些体系里面都做得很不错。”在过去的十年间,何小鹏的企业在智能汽车、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多个技术“无人区”展开了积极探索,致力于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结束了科技日演讲后,何小鹏在个人微博里这样写道:“看到台下同学们满眼是星光,想到了10年前的自己。10年来,从微小之光到科技华光,从未动摇我们坚持技术探索的心。我们一直在努力。”面向未来,何小鹏充满信心:“我再次期待10年、20年后,更多华南理工的创业者和精英从母校走出来,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