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12月6日讯(记者 夏铭 林晓丽 王楚涵等)12月6日,由广州日报主办的“‘金’潮涌动,科创领航”2024年琶洲科技金融大会暨金领航金质金融服务品牌颁奖典礼在广报中心举办。大会期间,华南理工大学张振刚发表了题为《科技、产业和金融创新的融合之道》的演讲,张振刚指出,科技、产业、金融正在加速融合,应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答好科技创新这道“必答题”。
如今社会已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大数据为动力、可信数据空间为保障的智能化时代,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将带来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科技产业的新融合。张振刚举例称,10年前要研发一辆汽车,要5年时间,现在只需要6个月,这得益于深层人工智能打通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以及市场推广的链条。“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融入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未来将成为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张振刚说道。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带来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随着智能化时代汹涌而来,脑机通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对当今世界的各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今后工厂和公司里面大部分都可能是机器人,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催生产业的革命。”张振刚指出,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导入期,产业等待量产,场景落地呼之欲出,目前国内有多家公司布局,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另一个颠覆性产品赛道。
如何打通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之道?张振刚谈道,需要健全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创新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构建高效高速的“过程性动力机制”和高质高能的“结构性动力机制”。“在政府有好的产业规划下,下面各主体能高效高速推进执行,同时各主体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完成实时动态的沟通和联系。”张振刚表示。
要推进广州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张振刚指出,应优化产业集群体系,以产业链配套为抓手,产业集群建设为依托,产业园区为支撑,重点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战略性产业的“基地”。
此外,张振刚表示,还需加强“政产学研用金服”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好鼓励创新创业体系、创新资源集聚体系、科创合作生态体系和促进区域协同体系。“广州可进一步汇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和科技资源,建设公平公正的环境,促进人才的集聚与交流,将广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引擎’。”张振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