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首届公路交通领域高质量专利推介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办,活动同期举办了道路科技博物馆筹建启动仪式和科技创新技术观摩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卫青、徐向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姜伟,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原副司长洪晓枫,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唐伯明出席活动。
会议现场
本次活动以“新质引领 产研融合”为主题,集成果转化政策宣讲、成果转化经验分享、技术研发趋势分析、高质量专利路演于一体,旨在以公路交通领域为试点,探索高质量专利转化应用批量落地大湾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徐向民在致辞中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在公路交通领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专利技术,服务港珠澳大桥等多项世界级工程建设,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华工模式”,为国家和大湾区公路交通新质生产力发展输出新力量。
道路科技博物馆筹建正式启动
在道路科技博物馆筹建启动仪式上,李卫青介绍了学校在科教融合、产教融汇等方面的创新工作。她指出,道路科技博物馆是学校道路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技术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道路工程行业文化交流的纽带、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传播的中心。
“高韧型原结构层位就地冷再生技术”观摩现场
活动中,与会嘉宾参观了学校专利作价入股企业华运通达的先进沥青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以产学研平台效能驱动道路交通行业创新发展的建设成效,并现场观摩“高韧型原结构层位就地冷再生技术”,了解该技术材料的创新工艺和施工应用,感受新一代绿色低碳道路结构性修复技术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运用情况。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广东省公路学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市公路局,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交通领域龙头企业代表和专家等30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