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3月6日讯(记者 刘尚君 黄丹玮)“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3月6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向媒体开放审议,借向媒体发布的机会,邀请青年来广东就业创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身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如何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广东团代表讨论的高频词,从培养人才到吸引人才再到服务人才,大家精准施策,也拿出了具体的实践行动。
“要更好地统筹战略政策、任务力量、资源平台等要素,加快构建目标一致、制度衔接、链条贯通、资源关联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格局。”谈及高校顶尖科技人才培养,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说,长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双向育人、相互成就,学科机构体系全面对接广东20个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广东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其是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等广东亿万产业集群,华南理工大学正在不断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用人需求。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华南理工大学形成了覆盖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并于今年正式招生。在人工智能领域,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牵头建设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助力广东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唐洪武特别提到,华南理工大学正在推动学科专业的升级,把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水平跨学科人才培养。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超级机器人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机器人本体研发、智能材料、驱动控制、感知学习、智能交互等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及产品研发,孵化高质量、高水平机器人科技企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人才培养摇篮和科研创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着眼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抓好政策优化、做好服务,为各类人才在南粤大地创业发展舞台。
今年2月5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后,广东将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集中招聘全国高校毕业生。同时,广州、深圳等市也都推出了一批扎实的引才举措。广东省也将积极对接港澳的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加大联合科研攻关的力度,集聚更多的国际高端创新的资源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