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图)

粤港建筑建造业专业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在校举办

时间:2025-09-03供稿单位:继续教育学院浏览量:20

分享到

开班式现场

8月27-30日,粤港建筑建造业专业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第21讲)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敏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一级巡视员黄锻炼等出席开班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香港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宁等领衔主讲。

此次活动是延续粤港良好合作,落实《粤港建筑人才开发合作备忘录》的具体举措。按照“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活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活动吸引了来自粤港两地的高级工程师、建筑师、博士后等60名研修学员,和建筑业“一试多证”职业技能评价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筑建造业专业代表等250人参加。

8月27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第 21 讲)通过“大湾区广东人才港”视频号、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广东经视”、“21 财经”三大平台同步直播,覆盖超万名行业从业者,实现了“线下授课 + 线上共享”的广泛传播效果。

嘉宾授课(左至右依次为:何镜堂、叶嘉安、郑定宁)

授课中,何镜堂以“地域 文化 时代——为高质量发展的大湾区而设计”为题,把岭南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建筑,解读岭南建筑“天人合一、中西交融”的文化内涵,提出“建筑设计需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观点;叶嘉安围绕未来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聚焦国际化视野,分享了建筑建造业前沿技术与发展方向;郑定宁则以“香港建造业发展及粤港合作机遇”为主题,系统介绍香港建造业发展实践,剖析粤港合作潜力。课程既立足湾区需求,又对接香港成熟经验,通过“同堂”破界、“研修”赋能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两地优势、一课融合”,给粤港两地建造业人才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

圆桌研讨

 在圆桌研讨环节,嘉宾们围绕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革命性突破、装配式建筑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及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六大方向展开研讨,既有对行业未来的“顶层设计”思考,也有对技术落地的“路径拆解”,实现战略与实操的深度衔接。论坛聚焦粤港建筑建造业发展热点、人才培养痛点及合作机遇,为两地专业人才搭建思想碰撞、经验互鉴的重要平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建造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依托建筑、土木、交通等学科优势,高标准研发课程。课程对标国际行业标准,突出前沿性、实践性、创新性,聚焦智慧建造、绿色低碳、文化遗产保护等行业前沿,设计“理论+实践+交流”三维课程体系,以“精细筹备、精准对接、精心服务”为工作准则,高水准护航研修班顺利开展。

 近年来,粤港两地积极合作,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扩大职称和职业资格认可、“一试三证”范围,推动粤港建筑建造人才领域“软联通”基座不断夯实。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广聚天下英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进而推动粤港建筑建造业人才在技术、标准、理念上碰撞融合,更好实现“个体能力提升—行业经验共享—区域协同发展”的高水平联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