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光明日报:老城市如何焕发新活力?他们以广州为例,提出这些建议——

时间:2025-09-29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10

分享到

光明日报9月28日讯(记者 张胜)9月27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老城市新活力’与城市高质量发展”——202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共同承办。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深入推进“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生动实践,以及广州在资源集聚、扩大开放、科技创新、社会治理、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等领域激发新动力焕发新活力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郑永年认为,城市发展要提供多元化服务,以人的现代化为导向,提举措促开放,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广州应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以打通要素流通堵点,激发区域创新发展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依托数智技术打破壁垒、链接全球,推动广州产业链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立足城市群发展,深入剖析大湾区打造世界一流城市群的方略与实施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艳玲梳理了城市发展脉络,从多层面剖析挑战并提出路径,以绘制大湾区复合型都市区图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伍楷舜立足“湾区所需”“广州所能”,强调融合学科人才培养对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立足文化建设升维政策导向,剖析广州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与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提出打造全球活力城市,需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精神动力。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珺分析创新激发城市经济活力路径,指出广州需建立分层次、组合式创新战略,驱动产业升级焕新活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胜会强调,通过多路径实现产业链升级,增强国家经济安全与竞争力。该校教授刘善仕指出,打造人才高地要关注人才链风险,倡导“产业—平台—人才”驱动模式,促进人才产业融合。该校刘思源教授提出,应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融合,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变革,为湾区经济注入新动能。该校吴志才教授提出阶段性的差异化策略,助力广州“一城二都三中心”城市品牌培育与传播。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成立于2018年,是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自成立以来,广州智库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年度论坛,广泛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与广州发展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助推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研究与交流平台。

返回原图
/